 |
这就是天籁 |
|
新疆有个李娟,一个自说自话的小丫头,写了那么几十篇散文。我读后感到无比的震惊。这是一个让人惊讶的女子。每读一篇她的文字,我心中都会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她写阿勒泰地区的生活,文笔有大爱,又是那么缜密而有灵性,真仿若草原上的精灵。 她的眼睛看到的,是多么与众不同;她的心灵感受到的,又是那样柔软。她是敏感、善良而又多情的。在《要过不好不坏的生活》里,关于馕的气味的描写,是多么的独到和神奇啊。有谁这么描写过馕?又有谁对食物表现出如此的热爱和尊重? 面粉、水和盐均匀地——如相拥熟睡一般(谁有这样神奇的妙想?)——揉和在一起,然后一起与火相遇,在高温中芳香地一边绽放一边成熟。 第一个馕非常完美地成熟了,镀上了最最美妙的食物的金黄色,香气扑鼻。那香气是“暴发户似的”“喜难自胜的”“华美香气”。真要为这样的文字欢呼!这是一篇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食物的精妙之文。 对李娟的散文,每一篇我都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读的。她的“羊道”系列中的《哈拉苏:离开和到达的路》《涉江》《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都写得十分好。她所有的文字,都是快乐的,健康的。 在《每天一次的激烈相会》中,写到羊群母子相会的场面,那真是惊心动魄,如李娟自己所说“头盖骨快要被掀开一般”。她写小羊羔则是“柔软的小卷毛喜悦地膨胀着”,写它们的入睡是“沉入平安的睡眠中深深地、浓黏地成长”,小羊的叫声是“水淋淋的小嗓门”…… 当然,李娟的题材,自有其讨巧之处:她笔下多的是边地风情,又是极简朴的生活的,是遵循自然物理的,这在现代都市文化氛围中,更易与众不同。但这并不重要,可贵的是她有一双独特的发现的眼睛。 读过她的《洗衣服是件快乐的事》吗?不妨引一段看看: 其次,去洗衣服的时候,还可以趴在河边的石头上舒舒服服地呼呼大睡。不过有一次我正睡着呢,有一条珠光宝气的毛毛虫爬到了我的脸上,从那以后就再也不敢睡了。 谁写毛毛虫用过“珠光宝气”这样的比喻?这就是天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