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外阅读 > 详细内容
高考体、不良文风及其他
作者:杨新元  
    往年到了六月底,正是高考阅卷工作结束,各媒体报道高考中出现满分作文的时候。而今年,各媒体对高考作文的报道几乎看不到。原因何在?因为没有值得推荐的好文章问世。像北京市,今年50分以上的高分作文较少,而满分作文1篇也没有。36分以下的三类作文却比往年多。“今年没有出现满分作文,在阅卷头三天我们就预感到了——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写得好的作文实在太少。考生作文中宿构、默写、套用的情况严重;模板化、程式化和假大空的现象更为普遍。这种‘高考体’文风,疲弊到了谷底,亟待扭转。”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2012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漆永祥如是说。
    何为“高考体”呢?漆永祥总结了15个小类:赌咒发誓体,全文充斥“一定”、“必须”这样的句子以表决心显勇气;空言泛语体,无论写什么人什么事,都是一通看似高妙,实则空泛的废话;小资美文体,用无病呻吟的口吻来描述与议论;爹死娘病体,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惨故事;故事拼凑体,事先准备四五个励志故事,无论什么题目,都用这四五个故事拼凑;四平八稳体,一味求稳,“四十分万岁”的文章;龙头凤尾体,开头有气势,结尾要“升华”,中间却是段猪腹;亮点闪光体,过分追求文章中有亮点;排山倒海体,用漂亮的排比句贯穿全文;副题题记体,就是作文正题下面还有副题,开篇再用鲁迅、莎士比亚等人的名句为题记;生僻艰涩体,故意用生僻字词与艰涩的语句,显摆自己与众不同。还有时空穿越体,文白夹杂体、天书地咒体、符号图画体等。漆永祥认为,这些体式并不是不能写,而是一旦程式化、模板化,就会僵硬而且毫无生趣可言。
    其实,漆永祥所说的“高考体“弊端,也不是今年高考才出现的。为了应付高考,为了写好高考中的这篇关乎考生命运的作文,从学校到家长,从老师到考生,可以说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猜题目,备素材,看范文,准备在考试中宿构、默写或者套用。不同的是,今年的“高考体”文风,比往年更加严重。结果是,考生千千万,文章却千篇一律,大同小异。而文风清新,言之有物,主题鲜明,脉络清楚,生活气息浓厚,让人眼睛一亮的好文章就看不到了。
    我们搞文字工作的人都知道,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的,让人看了以后会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而当今“高考体”的文章充斥考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与高中生社会生活感受较少有关。记得去年有一篇获得满分的高考文章,国内许多媒体都作了介绍。这位考生的家在农村,而考试前,正是一年中夏收的季节。在考试前一天,这位考生还帮助父亲到田里收割庄稼,亲眼看到父亲在烈日下劳作的情景。所以,当他以父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时,有真情实感,有生活气息,人物形象显明,抒发情感自然,使人看后产生共鸣。而“高考体”中的空言泛语体、爹死娘病体、小资美文体,都是因为考生缺少社会生活感受,却又生编硬造一些情节,这种文章,既感动不了作者,也感动不了读者,得不了高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日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10053人进行调查,有74.2%的人认为,高考作文应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在回答高考作文应突出什么主题这个问题时,排在前三位的是做人准则、社会问题和社会规范。此外还有“传统伦理”、“民族发展”、“亲情友情”等。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题花样繁多,考生的写作方式也多样化,也涌现了一些质量较高、有深度、有才情的作文,但是,真正让阅卷教师和社会交口称赞的好作文却不多。有专家指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国迈向现代化、中国大学正以高涨的热情提升国际性的今天,我们的高中生却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缺乏对祖国文化与历史的认知,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走进“高考体”的怪圈。这是值得我们全社会深思的。作文写得不好,从一个方面也彰显了这一代高中生在做人处世方面的缺失。中国有句古话:“文如其人”。一个只会在文章里虚构爹死娘病、赌咒发誓的学生,他的人品、审美情趣也高不到哪里去。
    契诃夫说:“别胡诌自己没有经过的痛苦,别硬画自己没有见过的画图,因为扯谎在小说里比在谈话里还要乏味得多。”而布鲁斯说:“生活先于文学,就像干活得先有材料一样。山里没有丰富的大理石,世界上千姿百态的像也无从谈起。”今年高考作文中“高考体”泛滥,也给我们提一个醒:应当尽快改变我们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们多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文关怀情感。一句话,就是让孩子们多一点社会生活感受,不知诸君以为然否?
                              
5    2888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