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说我母亲吝啬,有时候我也觉得她是这样。 母亲节俭成性。比如说那把芭蕉扇,二十年前我就见她用了,去年夏天她还在用。扇子的四周开裂后,她用布滚了一次边,后来布毛了,有的地方破了,她就又滚了一次边。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她滚了第几次边了。 母亲和父亲习惯早睡早起,因此,我父母家的电费可能是这幢大楼里最少的。有好几次傍晚的时候我去看望他们,他们正在吃晚饭,灯也不开,屋子里半明半暗的,我从外面亮的地方进去一开始还真不适应。我问父亲:“怎么不开灯呢?”父亲指指母亲说:“她不让开呀。”母亲笑笑说:“你刚进来不习惯,一会你就好了,吃饭又不是看书,要那么亮干什么?”人们都说两代人有“代沟”,你看,这不正是吗? 母亲读书读报,是在白天读,借用太阳这盏大灯,既不费钱,又节省能源。晚上看电视时,他们要关掉日光灯。我给他们装的空调他们也轻易不用,只是用小电风扇吹吹。母亲说:“人老了,怕空调里的风,骨头受不了,不到三十九、四十摄氏度就不用它。你们也要少用,不要那么娇气。过去没有空调,夏天不是照样过来了吗?哪有这么多‘空调病’、‘关节病’啊。现在的年轻人,冷也冷不得,热也热不得,离开了空调就没法活,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唉!” 母亲洗衣服从来是一水多用。第二遍的水她是用来冲抽水马桶,这里面含有的洗衣粉可以去除马桶里的污垢,她是这么说的。最后一遍的水,她会用来浇花和拖地板。有人劝她,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想不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是舒舒服服多活几年吧!又不是没钱用,真是的。她却只是说“习惯了,习惯了”。 但最近有两件事情让我受到了震动。一是市里搞希望工程捐款,在家属区墙上的一张红纸上,我看见了母亲的名字,她捐出了一百元钱。而我只是捐出了五元钱,大部分说我母亲吝啬的人也都是五元以下。还有一件事是,我们有个农村的远房亲戚得了癌症,到处哭着打电话求救。接到电话,那两个晚上母亲没睡好。第三天,她从银行里提了五千块钱送过去。对方要写借条,母亲摇摇头,说:“不要还了,不是借给你们的,你们就先拿着救急吧。”我母亲的退休工资一个月只有五百多一点,这五千块钱差不多是她两年的积蓄。 吝啬的母亲到底还是有不吝啬的时候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