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外阅读 > 详细内容
养花
作者:李濛  
    安全隐患,水碾河的树便悉数被“砍了头”。没了树荫,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挡地洒下来,市中心的老社区像失去了一层皮肤,苍白地暴露着骨骼和内脏。如果说我们的祖先从森林里来,从草原里来,那么在钢筋水泥中,在远离土地的高楼中,植物成了我们与远古记忆的连接点,给予悬浮的生活一点儿微弱的慰藉。
   养花后,我才知道植物并非孤高,它们自有一套语言密码。虎皮兰耐阴耐旱,被放置在主卧当摆设,鲜少理睬,不到一个月,竟然冒出一堆嫩芽。新芽生得极快,迅速拔高,不久便长成半米高的长叶。如果盯着虎皮兰痴看,哪怕双眼发酸,也无法觉察到它的任何响动。但沉浸在自己的事情中多时,再回头,会发现新叶悄然间长高了几厘米。植物以自己的方式,提醒着我时间的存在。
   搬家时,我从原来的出租房带来了一盆心叶蔓绿绒,或许是水土不服,只剩下两片叶子。多日后,一片都不剩了,只留下一根半死不活的光杆。我本想丢掉,丈夫不同意,说蔓绿绒生命力顽强,应该再抢救一下。于是我象征性地浇水,偶尔施点儿有机肥,心里却迫不及待地盘算起等它“归西”后,这个花盆栽点儿什么。一日起床,边刷牙边去查看阳台的花花草草,蔓绿绒光秃秃的茎上竟冒出一片新叶,卷成筒状,像一根细细的吸管。之后,它迅速地开枝散叶,仿佛突然扭开了体内的生命开关。
   此后,我对植物多了一丝敬畏,再也不敢胡乱判定它们的生死。刚开始布置阳台时,在网上看了许多园艺博主的分享,多少抬高了心理期待。实际操作起来,有的徒长,有的焦边,有的烂根,按下葫芦浮起瓢。阳台乱成一团,毫无美感可言。但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依然精心照顾。好在经过一个酷暑的考验,它们全部活了下来,尽管多是些残兵败将。之后,我的心态更松弛了些,不求打造一个精美的空中花园,它们活着就好。相比活下去,艺术和审美都是次要的了。有时照顾那些病怏怏的植物时,会忍不住自嘲:或许父母对我也是如此吧,与预想中的模样相差了十万八千里,有过失望和嫌弃,终于还是接受了现实,继续提供庇护与照料。

   几个月前,一位重要的亲人确诊患有淋巴癌。我得到消息后,胸口闷闷的,外出散心。宜家新到了一批长寿花,花骨朵一簇一簇的,十分旺盛。挑了一盆粉色的带回家,换盆,浇水,几天后开花了。奇妙的是,花开数月而不败,哪怕酷夏时叶片被灼伤,软塌塌的,花朵依然艳丽如初。记得长寿花花开时,亲人正在经历第一次化疗,如今已进行到第五次了,身体状况良好。长寿花依然盛放着,若不是亲眼见证它开花的过程,几乎要怀疑那是塑料仿真花。或许长寿之意,正由此而来吧。



0    1011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