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课外阅读 > 详细内容
秋风起,满陇桂雨
作者:殷若衿  
   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江南,真正意义的秋天来了。
   秋分日,秋色正中分。帘外秋雨瑟瑟,满园桂花甜香。最是柿红橘绿时,膏蟹肥熟,草木染青黄。
   草木半青黄时节的秋树是美的,倘若在树间缠绕着袅袅烟岚,那更是秋景光阴中的妙境。每年此时,都想去九溪烟树的水边小坐,看看远山秋树,看看烟霭雾岚。于是悟到了中国山水空境留白之美。而此时,满觉陇的丹桂正“独占小山幽”,一阵仲秋风过,洒落点点粟金,正是“满陇桂雨”好秋景。
 有木名丹桂,四时香馥馥。
 花团夜雪明,叶翦春云绿。
 风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
   这是我平生读过的第一首写丹桂的诗,出自白居易。读诗时便不禁遐想,一整座幽静小山,被香气馥郁的丹桂覆盖,中有嘉鸟穿梭鸣唱其间,这样的画面是多么美妙,不知何时能身处这样的人间胜境。
    许多年后,我第一次赶在深秋桂花的盛花期,来到西湖新十景之一——满陇桂雨赏桂。刚走进满觉陇的山谷,已觉被桂花的甜香湮没。沿着山前小路,穿过儿童乐园地带,渐渐走入绿木拢翠的清幽佳境,再向前走几步,往小路右边看去,只见一片小山前的山坡上,朱英丹华,如云似锦,开就一大片丹桂,花气袭人,沁人心脾。近处的丹桂树上的花,色彩鲜丽一些,远处的几丛,则笼着淡紫的山岚,相对浅淡,远远近近交相呼应,繁密到眯起眼睛看时,如同坠入一个甜香幽静的清梦。
   这时,有鸟儿忽地从丹桂林中飞起,划过小山前。
   此时情境,不正是白居易诗里的“独占小山幽,不容凡鸟宿”吗?
   便觉得悔恨莫及。来江南二十年了,其中到杭州赏桂也许多次,每次路过满觉陇,都觉得已改造成儿童公园的园子太吵闹,每次只在墙外看看,因此不知错过多少回满陇桂雨公园的赏桂妙境。
   人说杭城有三雪:西溪的芦花,为秋雪;灵峰的梅花,为香雪;满觉陇的桂花,则为金雪。想那桂花树下青石上、台阶上,西风拂落的层层落花,不正如金色的霜雪吗?因着“山寺月中寻桂子”这一句词,每年赏桂,我必然想到杭州来看。杭州与桂花的深厚缘分,不仅在于灵隐寺“桂子月中落”的传说,不仅在于数不清的唐诗宋词,也在于桂花已被今人立为杭州的市花。满陇桂雨被列为西湖新十景,不过才三十来年的事,但西湖桂花堆锦,却从唐朝便开始了。翻读写桂花的唐代诗篇,大量笔墨都在书写西湖北山灵隐、天竺一带寺庙附近的桂花。到了明代,满觉陇的桂花开始声名鹊起,渐渐取代了灵隐和天竺桂花的地位。明人高濂在《满家弄看桂花》中记述:“桂花最盛处唯南山、龙井为多,而地名满家弄者,其林若墉若栉。一村以市花为业,各省取给于此。秋时,策骞入山看花,从数里外便触清馥。入径,珠英琼树,香满空山,快赏幽深,恍入灵鹫金粟世界。”
   我初时也只喜欢到灵隐寺边的法云村赏桂,是因为那里的清幽石板路和时时传来的杳杳钟声以及岩石上的佛造像,与被宋人誉为清雅高洁的“岩友”“仙客”的桂花十分相宜。后来得知,满觉陇这座南高峰与白鹤峰之间的山谷,从前也是多有寺庙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吴越时期,其中有一座圆兴院,北宋年间更名为满觉院——满觉,意为“圆满的觉悟”——地亦因寺而得名。桂花,大约便是一代又一代寺僧所植种的,并渐渐蔚为可观。如今山谷间的山路边、山坡上、石崖前、涧水畔,植有七千多株桂花,其中多有二百岁的老桂花树。只是那些古寺名刹,已经在历史的洪流中毁坏废弃,消失在桂花丛林中了。
   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回味“满陇桂雨”四字,意味立时有些变化,那随风洒落的桂花雨,似乎有宋时“圆满觉悟”的“法雨”意蕴。

   消逝了的风景,亦可以成为时间的留白,当你再重新走在满陇桂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在桂花林中回望,可以想象一下,那繁密的桂花树间,曾经偶尔露出的古刹飞檐,曾经偶尔传来的杳杳晚钟;可以在桂花洒落在肩头时,想象,去沐浴那宋时的法雨遗风。


0    151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