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甲方乙方第三方 |
|
我原来是“卖文为生”的,后入商海。现在写得最顺手的便是以“甲方、乙方”为开头的商业合同,于是干脆就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甲乙堂”。 曾供职于温州日报,与金辉同为副刊编辑。两人性相近,好书画,嗜好茶,还喜逛书店,被同人称为“本报最高雅者”。 圈中人喜用绰号或昵称相称,于是我自称“阿雅”,呼金辉为“老高”,取合称“高雅”之意。此称呼已用多年矣。 黄源先生曾为我题书“有为有守”,宝之,悬于公司会客室。员工中午常端盒饭至会客厅用。陈一梁建议改“有为有守”为“有吃有喝”。 解放北路新开一石雕店,见一小寿山石,既润且透,标价200元,欲买。可惜的是店主竟然认出了我,我担心他不好意思收我钱,于是作罢。 第二日即委托发赐前往代购,不料那人见他要买此石,就说:“沈迦叫你来买的吧?”发赐聪明,反问:“谁是沈迦?” 此石后来由渠淼刻“阿雅”二字,现常用。 蔡心谷晚年喜用鸡毫作书。我在其家学书时,先生的鸡毫就搁在书桌上。一日我好奇,拿起先生的笔来写。鸡毫很软,根本不能运笔成字。 先生笑说,(女每),用鸡毫写字,你还早着呢。 住高楼,每临池毕,惜无墨池可洗笔砚,只能于抽水马桶里荡之。马桶水充足,适也。老婆说,怪不得,你的字越写越臭。 在家中张挂胡汉民先生的墨迹,老婆凑过来一看,说,这是胡汉三吗? 老婆包饺子,觉得闷,叫我陪着说话。我找了堆线装书,在边上边盖藏书章边与她聊天。饺子皮白,藏书印红,红白放一桌,煞是好看。 家父藏书甚丰,去年暑假问我儿,以后爷爷这些书都给你了,怎么样?我儿答,不要,看不懂。今年暑假,家父同一问题又问一次。我儿答,要的!父甚喜。我儿后来对他堂妹说,我们把书都卖了吧,我爸爸说,旧书很值钱的。 《普通人》大样出来,请老婆帮助校一次。她读烦了,便从案头拿董桥一新书来翻。翻后告我,与董桥的文章比,你真是普通人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