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品 > > 发布的作品
幼年的诗意
作者:沈 楚   来自:温州广播电视报
    女儿很早就学会用招手表达再见。最初,她也许只是因为糖果的诱惑而机械地模仿成人的动作,那不足为奇,而后来稍长的她对于“再见”的理解,却使我们为之惊叹不已。
    一个阳光亮丽的傍晚,我抱着女儿在家里的玻璃餐厅里看窗外的风景,我指着那即将落山的太阳,对女儿说:看,太阳公公要回家了。此时,牙牙学语的女儿似乎有了一点思想,她扬着小脑袋,忽然间,她向那落日挥手再见,如同平日和爸爸妈妈的告别。那一刻,我惊喜地亲吻女儿,她有自己的理解力了。
    另一个下午,一家人出游,我为女儿买了一只氢气球,女儿煞是喜欢,小手拉着线,左右晃摆。走着走着,不知怎的,女儿的氢气球忽然脱了手,向天空飘去,我们跳起来去抓,已经来不及,急忙去看女儿,生怕女儿会哭,却不曾想到女儿仰首望着远去的气球,一脸天真地正挥手和气球说再见呢。多么有诗意的再见。我们惊呆了。这算是天赋吗?也许是,但更是幼儿的纯真。
    如果把这些叫做灵感,写成儿童诗歌,一定比那些所谓的朦胧诗或者意识流派诗歌要清新,并且要更趋近诗歌的真谛。但是现在许多从小就能张嘴说出诗歌的孩子为什么越读书越写不了纯真的语句?曾经做过教育工作的我十分纳闷。后来,我在跟我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手里的一本抄写本上找到答案,这个抄写本上全部是词藻华丽、琅琅上口的好词好句,他们的老师居然要求他们熟读熟记这些“好词好句”,在作文时全面套用。
    我的老天,当教育者授意甚至鼓励作文以搭积木式的机械创造时,孩子灵感的花朵早已枯萎。 所以,我生怕女儿身上的这点点滴滴的诗意会在不久以后的教育中悄无声息的被磨灭,古时“伤仲永”是伤其不知读书进取,半勺子水晃晃荡荡到老大,落得平常无奇,这个伤是对不争气的个体而言,倒也罢了,如果是因为勤奋读书而被磨灭了灵气和创意,并且是群体性的被磨灭,这个伤实在是太重太悲哀了。 等到女儿读书时,我会告诉她,千万不要背什么好词好句,定什么框框架架,大胆把你的诗意写在你的作文里去。
4    2395    发表日期:2005年6月7日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温州童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24童联微刊订阅号:tonglianshe 童联文学社读书会主办 温州校园文学研究会协办 网站邮箱:0577zw@163.com 浙ICP备202003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