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品 > 课外阅读 > 发布的作品
音乐真的可以治病吗
作者:陈俊珺   来自:选读

一份发表于瑞士《神经科学前沿》杂志的研究发现,人在听钢琴、小提琴等音乐时,疲劳感会降低,负面情绪会有所减轻。近年来,不少科学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专业意义上的音乐治疗并不只是听音乐这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当下,大多数人无法对自身进行专业意义上的音乐治疗,但是可以通过聆听以下一些经典的中外音乐作品,令身心得到舒缓。


哥德堡变奏曲》:在药店售卖的“良药”

1741年,俄国驻德国德累斯顿大使凯塞林克患上了失眠症,请演奏家哥德堡找巴赫写一些曲子,好让自己在失眠时消磨长夜。不久后,巴赫写下了羽管键琴作品《哥德堡变奏曲》。


《哥德堡变奏曲》共分32段,由主题、30段变奏和主题重现构成。这30段变奏仿佛是人生的30个章节,人生的各种经历都能在里面找到。这部作品被后世钢琴家喻为“一匹人人都想驾驭的战马”,也是音乐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恢宏的变奏曲之一。钢琴家朱晓玫曾经开玩笑说,这部作品应该在药店里售卖,因为它能让人找到平衡、舒畅和安宁的感觉。


当年,凯塞林克大使用一只装了100枚金路易的金杯酬谢巴赫,这是巴赫一生中获得的最大一笔酬劳。如今,这首作品的价值早已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了,它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除了《哥德堡变奏曲》,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等作品也都能抚慰心灵,适合人在烦躁不安或身体不适时聆听。


肖邦《夜曲》:“泪眼望花花不语”

波兰作曲家肖邦一生写过21首《夜曲》。初听其中任何一首,都很难不被其哀婉忧伤的旋律所吸引。事实上,肖邦的音乐性格有很多层面,他并不是一位仅以忧郁为底色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也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无病呻吟。


21首《夜曲》如同21个谜、21个秘密。肖邦向静谧的夜色倾诉着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对故国的悲痛,对爱情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的珍视。早期的《夜曲》具有很高的“颜值”,非常悦耳动听。中期的《夜曲》和肖邦早期的音乐性格很不相同,有一种悲剧性在里面。在肖邦晚期的作品里,一种充满自省的哲思逐渐生长。第62号的第2首则是肖邦最后的《夜曲》,透着一种“泪眼望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无奈与悲凉。


在肖邦生活的年代,肺结核在欧洲肆虐。长期乏力、持续咳嗽、呼吸不畅、神经疼痛导致肖邦常常无法工作。在生命的最后10年里,他写下了《降b小调奏鸣曲》《b小调奏鸣曲》《f小调幻想曲》《幻想波兰舞曲》及《船歌》等杰作。这些都是来自他灵魂的声音,给后世许多听众以精神上的抚慰。


五音通五脏:养肺首推《阳春白雪》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音乐与人体的关系。中医把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人体的五脏(脾、肺、肝、心、肾)、五志(思、忧、怒、喜、恐)联系起来。


养肺的最佳曲目首推《阳春白雪》。这首曲子曲调高昂,包括属于土的宫音和属于火的徵音,前者助长肺气,后者平衡肺气,再加上属于肺的商音,有助于梳理肺气。这首曲子的最佳聆听时间是下午3点至晚间7点。一般来说,人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比较旺盛,随着曲子的节奏一呼一吸,能令人身心舒畅。


此外,心慌、胸闷、失眠,可多听养心曲,比如《紫竹调》。这首曲子将属于火的徵音和属于水的羽音相结合,旋律起伏爽朗,情绪乐观。


肝不好容易使人心情抑郁,不妨听听《胡笳十八拍》。它具有非常浓郁的抒情气息,汉匈音调糅合在一起,音乐形象十分鲜明。


养脾曲目首推《十面埋伏》。这首曲子中运用了比较频促的徵音和宫音,可以促进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养肾,不妨听听《梅花三弄》。肾气需要蕴藏,这首曲子中的五音搭配十分合宜,不经意间运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使人听后神清气爽,倍感轻松。



0    12    发表日期:2025年7月6日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温州童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25童联微刊订阅号:tonglianshe 童联文学社读书会主办 温州校园文学研究会协办 网站邮箱:0577zw@163.com 浙ICP备202003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