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作品 > 课外阅读 > 发布的作品
月亮看见我的心
作者:沈奇岚   来自:选读
    漫漫长夜如何度过?古人对着月亮,而我们对着屏幕。我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时代,去寻找永恒的地球原力。我去拜访了一位艺术家——琳迪·李,她住在澳大利亚的原始雨林里。住在雨林里意味着每天上午醒来时,可以听见几百种不同的鸟叫声。有一天,她开车带我去附近的明永瀑布。明永瀑布的悬崖上修了安全的步行栈道,我们一起漫步上山,低头俯瞰大地,想象着这颗星球最初不过是模糊的一团物质,像一枚未知的蛋,这里是蛋壳破开的地方。
    想象此时的地壳依然在运动漂移,地幔中的岩浆在缓缓流动,神奇原力还在发生作用。刚好此时,一只蝴蝶从悬崖边飞过。它渺小如你我,生动如你我。宇宙浩渺,生生不息。看似无所不知的人工智能在如此具体的宏大面前,忽然间也变得渺小如你我。
    我在明永瀑布上收获的是一种奇妙的尺度,让我在回到都市之后,得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比如,手机屏幕上的那个按键,按或者不按,明永瀑布依然流淌,宇宙继续扩张或者坍塌。附近的雨林一次次被洪水淹没,一次次被山火侵袭,可休整之后,又可以重生。在宇宙的浩瀚尺度里,这就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自然。
    就算是被都市文明驯服了的生活,也是一样浩瀚的。生活中有那么多人工智能无法代办的小事:龟背竹在阳光下突然长出了一片小叶子,脸上的痘痘还是得等它自己消退,每天早晚还得坚持好好刷牙,总在红烧肉和椭圆机中做艰难的选择,心爱之人的一个亲吻,还有看着蓝天时的阵阵微风……
    人工智能肯定比我们知道得多,也掌握着无数的答案,可命运还是由人的选择和行动构成的。从“知”到“行”,是人工智能和我们的距离。我们不必拒绝新工具带来的改变,但对那些宇宙中的事实要心怀敬畏。我始终记得在雨林里的那几天,凌晨时分,在迷迷糊糊中被不同的鸟鸣声叫醒。一睁眼,房间很亮,养的雨蛙在我的书房里呱呱叫了几声。我走到院子里,抬头看见深邃的天空,天空中明晃晃地挂着的是月亮吗?
    我所掌握的知识告诉我,月亮的阴晴圆缺是天体运行的规律;而我读过的小说告诉我,月亮是映照人心的镜面。自然科学可以解释“如何变化”,文学和艺术则回答“为何动人”。
    中国的诗人为月亮写下诗句“愿逐月华流照君”,让远处的月亮成为情感的容器。人类面对宇宙最深邃的浪漫,是知道物质的构成配方后,依然愿意赋予它独一无二的情感属性。
    那天凌晨,我对着月亮呆呆地看了半天。这雨林的月亮是有魔法的,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力量,让我痴痴凝望。
    那一刻我完全理解了猴子捞月的心情。猴子那么聪明,它要的就是奔赴这不可言说的明亮之物的过程。

    那些嘲笑猴子的人啊,肯定没有见过这么迷人的月亮。


0    10    发表日期:2025年9月1日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温州童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Copyright ©2005-2025童联微刊订阅号:tonglianshe 童联社读书会主办 温州校园文学研究会协办 网站邮箱:0577zw@163.com 浙ICP备20200342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