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认为网络给予你便利时,它在洗去这个世界的朦胧美;当你认为科技在加速你的生活时,它在消去你对景物的好奇;当你认为聊天app能促进情感时,殊不知信件更能传出真心。
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让书本已经从古代的“一书难求”成了如今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型的“私人图书馆”。书的增加,使得知识能够大量传播,可我却经常在我的小书架前犹豫。古代,书与百姓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使人“疯狂”,有抄书的,有为了买书砸锅卖铁的,每本书都分外珍贵。而如今阅读的便捷,减少了这种距离,对于我这种并非真心爱看书的人来说,反而失去了好奇,便减少了我看书的兴趣。
在古代,人们就算去远点的地方做官,每年也要回一次家,这还是因为四五天的路程和相当于如今几千块的路费才冷却了他们一月一归乡的想法。而如今,回家只要几小时,交通工具多,并且最多只要几百块路费。这种情况下,人们却依然一年只回一两次家,原因在于聊天app的便捷。
古代人与家的距离极远,那熟面孔与乡村之景也在记忆中越发让人难以忘怀,对于家人的思念只能写于信中,一次交流,需要几天甚至几月。可当今的聊天app,在见面上只需几秒,“信”也只要几秒便能有一次来回。如此多的交流,缓解了那份思想之情,也就少了回家的兴趣。但冰冷的屏幕又如何能与体温相比呢?零散的对话又如何能与饱含思念的家书相比呢?身处如此时代,我们自然无法体会古人的思念之情,也更别提那五味杂陈的近乡情怯之情了。当万物都有了结果,那种驱使你行动的好奇也就没了。
历史是一辆永远前行的马车,你无法返程,只能回望。小学时,我曾经和最好的朋友许下了一起上浙江大学的理想。自从上了初中之后,我便与他没了任何联系,包括电话,微信。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住哪里。也正因如此,那个我们共同许下的理想便成了我如今学习的动力。每当我回望以前,便能看见远方朦胧的他仿佛又一次和我许下理想。我自知无法在时间长路中回程,便只好在一次次回望后的鼓励下,拼搏前行。这句或许是在以后几年中,距离我最远的也最美的事物了。
人的天性是好奇,而网络迅速给与了我们结果;人的天性是回忆,而网络让回忆随时重现眼前;人的天性是欣赏,而网络总是让更好的事物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让人无暇欣赏当下美景,所以,当你保持距离,世界的朦胧让人看到真正的美。
(编辑:丹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