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道题应该是选择对的!”老师点点头,“很好,坐下。”对、错、错、对……”,一个个冰冷的符号出现在我的面前,这应该是我最后的一丝判断力的发力了。在这漫漫的“名校”考取路上,我渐渐地失去了那幼年时期最真实的自我思考力。在一次次与所谓标准答案不相符的打击下,我再也无法像幼年那样勇敢地说出我的看法了。
还记得小时候,那时我童年无忌,对于别人做法的评判,那是张口就来。现在,我不去多想了,也不敢发声了,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好学生,我“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
我其实很害怕犯错误,怕我的答案与众不同,怕我成为那个“异者”。逐渐我不再思考了。妈妈想给我买本书,让我选一本,我说:都可以,随便……于是我的座右铭也从“这是什么……”、“让我想想……”变成了简单的两个字——“随便”。
“哎,俊霖,你看看今晚去哪家吃饭?”
“随便!”
“那你是先学……还是先学……还是先学……?”
“随便!”
“那你就先背英语单词?还是先做奥数?还是完成学校作业?
“好的好的,都可以都可以……随便!”
随着碎片化阅读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真假信息冲入我的脑门,我照单全收,我的独立思考力下降了到了极限。
我正在失去思考力的路上,一条无形的枷锁正在无形地禁锢着我,也不知我的独立思考力在考试的终极奔赴后还会不会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