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一回调解员 | 
             
           
            
              
                |  作者:夏铭远   来自:温州市森马协和国际学校|7年级B班 | 
               
             
			 | 
         
        
          
		
 
   上了初中,我进入了私立学校,住校是必然的。前几个星期过去了,想家是自然的,对此我深有感受。在学校待了四个星期,我已经对“想家”这个词淡了许多,差不多已经适应了住校生活。 
   晚上,上完一个轻松的晚自习,大家便都冲回自己宿舍与家长通电话。我的室友小诸葛不知怎么的,并没有像往常那样急忙地回宿舍,只是慢悠悠地走着。等回到宿舍,他洗了个澡,便又出去了。当时大家都在与父母聊着家常,并没有注意到他异常的举动。直到生活老师检查到宿情况时,我们三人才发现小诸葛不在了,当时我们只觉得他出去玩了,所以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 
   直到接近晚上十点,他一直没回来,我们终于感到了异常,大家非常担心他,害怕他出什么事,但幸好他在十点熄灯前回到了宿舍。大家一看他湿红的眼睛、难看的脸色就知道他出事了。我第一个提出问题,“你不会是想家了吧?”没想到我一问便问到了点子上,小诸葛一下子就哭了起来,一边哭还一边说:“我想我妹妹了!”大家连忙安慰他,但他的泪水就是止不住。这时我想了一个办法,对他说:“你把自己家的事都说出来吧,我想家时说出来就会好受些!“于是他便把自己来到这个学校的经历说了一遍。他告诉我们,虽然他从小到大都是上私立学校,但自从他有了妹妹之后,他心里便又多了一个人。他又告诉我们,他已经一个月没见到他妹妹了,这时候我便想到了另一个同学——小柯,他只有暑假才能见到父母,我便把小柯的故事告诉了小诸葛,并告诉他“要坚强”。中途他又断断续续地哭了几遍,我就一直跟他说:“没关系的,继续说,大家都在认真听着你,你想想,国庆就能和妹妹见面了,很快的。”等到他说完,大家也累了,便都进入了梦乡。 
	   在学校里我也想过家,同学们或父母常来安慰我,调节我的情绪,但小诸葛这次的“想家”让我也换位思考了一下,体验到了做“心理调解员”的不易。
 
	 
 
	 
 
	  
 
	 
 
	 
 
	 
 
		   | 
         
       
	  
       | 
    
     
    
      
        
		
		
          
            
                
                  
                     
                        夏铭远 
						个人主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