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地方 |
| 作者:陈俊霖 来自:温州市第二实验小学|5年级1班 |
|
在温州新城数码城的对面,有一个不算新也不算太老的小区。小区不大,比我学校的操场大不了多少,可它却成为了我们经常来打卡的 “老地方”。
为了方便我上小学,全家搬到了温州新城的某一个小区。这个小区不大,没有什么公共活动场所,又处在旧的商务区,所以周边也没有适合我们活动的地方。晚上或者周末的时候,我的几个好朋友经常会约着一起打羽毛球或者篮球,每次都要跑很远的路,特别不方便。后来,我认识了一个隔壁班的同学,他说他家所在的小区有一个小篮球场和羽毛球场。于是,我们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第一时间赶过去 “考察” 了一番。这里果然有半个篮球场,球架还算不错,不过球框已经 “残疾” 了,但勉强还能投篮。在篮球场的后场,还有一个羽毛球场,可能是因为在户外的缘故,球网已经破烂不堪了。不过对于我们这群 “运动发烧友” 来讲,能有这样的场地已经是 “上天的恩赐” 了。从那以后,这个不算新也不算太老的小区,就成了我们经常打卡的地方。
球场的四周围着高高的铁护网,护网上长满了爬山虎,把球场装饰得像一个绿色的盒子。外面的人看不到里面,只能听到里面人们的呼喊声和击球的声音。偶尔会有流浪猫来 “串门”,驻足在球场的四个角落,成了我们的忠实 “观众”。后来,我们还在这里结识了一位 “地主”,大家都叫他 “小胖”。虽然他身材有点胖,但打球技术非常厉害,不仅成了我们的球友,也成了经常霸占这片场地的 “常客”。
有一天,我们如约来到这个 “老地方”,突然发现原来 “残疾” 的篮球框已经 “康复” 了,“衣裳褴褛” 的羽毛球网也变得 “光鲜亮丽”。这可把我们高兴坏了,立刻拿起电话手表 “摇人”。没一会儿,这群球友就全部到齐了,我们还打了一场轰轰烈烈的 “迎新” 比赛,整个小区也因此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打球渐渐成了大家的习惯,“晚上 7 点,老地方见!” 也成了我们分别时的固定台词。在这个超小型的运动场上,我们挥洒着汗水,把一天学习的烦恼都抛在脑后,让因成绩产生的忧愁在这个 “老地方” 里慢慢消散。
(编辑:丹丹)
|
|
陈俊霖
个人主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