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写作辅导 > 详细内容
孩子,是谁让你如此深刻
作者:肖培东  

    现在的高分作文,往往需要排比句,需要古诗词,需要历史呻吟,需要哲学眼光,需要矫情缀饰,就这样,学生熟悉了这一套,也开始泛滥他的“郁闷”。什么考场作文,不就是故作深沉说几句庄子说几句尼采吗?或者把某个历史人物重新挖出来,站在话题上演绎人生。再或者刻意玩味语言,朦胧一番……总之,一副比百岁老人还要有历练的样子,一个比哲学家还要懂辩证法的姿态,在考场作文中是绝对必要的。
    暑假,闲来无事,隔壁的初中生便常来叩我的门,让我在他买的作文书里挑几篇范文。不看则已,一看汗颜。一篇篇文章字字珠玑,句句精美,才气逼人。或历史材料古为今用,或名言锦句信手拈来。个个构思大气,旁征博引,哲理与诗意跃动,深刻与广博共舞。只是放眼望去,满山成熟却一种模式,惟独不见初中生应有的那份纯真与灵动。真想问一问,孩子,你的16岁真能如此深刻吗?
    自然,深刻与成熟是一种品位。学会深刻,更是一种人生升华。只是作文外的那种令人心动的睿智,堆积在作文里是否就只能是历史加名言?看到窗外那棵才萌芽的盆景,我更担心作文今后成了一种肆意渲染和随手拼凑的油布画,雷雨过后,就只剩下一片苍白与空洞。
    寻其源头,功利当道。如今,作文在很多人眼里,不是一种抒发真情折射人生的载体,而是考试的一种形式一种机械零件。快节奏的社会,高频率的生活,当一切都可以在速度的提升中超快实现时,作文里的假哲学也就泛滥成灾了。话题作文的推行,为一些作文基础不扎实的同学找到了速成之路,考前背作文,考中套作文,考后笑作文,作文就这样被人奚落而尴尬着。
    为什么会如此呢,有人戏言,中国高考的惟一议论对象,乃是“人生”。而作文考试的联系特点,决定着中考与高考作文的可模拟性。
    不必怪孩子,孩子够辛苦的了,每天要读那么多如此深刻的文句;不必怨老师,老师够为难的了,阅卷者兴许就是喜欢这样的深刻。功利至上的考试里,投其所好也不为错。于是,作文不是一种真实,更多的是一种拼凑与套套。
    观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得不令人忧虑,诸如“假”,说假话,写假事;“大”,青少年说大人话,毫无纯真吐露;“空”,内容空洞,不实在,不具体;“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没有个性和特点,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笔者无意批驳这些范文,也很羡慕他们的才气,只是害怕这样的文风盛行,会有多少孩子过早失去作文的乐趣。在我们开始担心保健品使孩子“性早熟”时,我们是否也应该防止中学生作文里的“假成熟”或者“模式化的成熟”。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有更多成熟感,思考也更多地呈现个性化,而日渐日厚的社会责任感更是一种品德。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一成不变地把你的思想机械地呈现在模式化的作文里,一切就有了做作之嫌。
    刘洪波(《长江日报》评论员)说:“二十多年前我高考的时候,作文老师奉献了他对作文命题的破解:作文就是弯弯绕,围着人生观来回绕,正反面材料反复绕,所有材料千方百计绕到题目上去,事成。他深知一个并无太多人生体验的学生,怎样作出看上去正确又深刻的好文章。今天,这种专门对付考试的假把式人生思考,仍然可以作为考场秘笈。”
    作文究竟是怎样的一回事,也许此语可窥一斑。今天,这种专门对付考试的假把式人生思考,仍然可以作为考场秘笈。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只是当我也无奈地把此作文秘笈贩卖于此,点化现在和未来的考生时,甚至连我也这样走着的时候,我很惶恐却无力挣扎。教育的若干悲哀也许正在于此。
    多想能摆脱功利性目的,不再陷入重形式、技法至上的泥沼,让学生自由且大胆地进行情感流露,让美丽在阶前小河中流淌,让真实在作文土地上成长。只是这样丰富多彩的深刻,又在哪里?
    忽然想起一句:我们的风景,我们匆忙或从容的眼睛。




4    7281

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公告 | 联系方式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